学生自治委员会


当前学校最高权力机构,管理学校的大小事务。各分校区由学委会副主席管理。

首届领导层由“大变革”后首届学委会联合会议选举产生。


学生委员会作为西南综合一校的官方学生自治管理机构,

其成员规模约为全校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

学委会成员在履职期间,须恪守中立原则,不得公开表露或实质倾向任一学生派系。

此项要求对于有志于在学委会内部谋求更高职务的干事尤为重要。

派系的形成源于年级与班级制度的废除。面对社会与世界未来发展的议题,学生们持有多元且迥异的构想。

不同思想阵营逐渐分化形成派系,各派均坚信自身理念的正确性及其所规划未来的可实现性。

基于此共识诉求,一场全校性大辩论随之展开。




推进网


一个独立于校内论坛外的论坛,由某不知名学姐与学长二人建立。

本论坛创建账号需解密获得邀请码,对能进入论坛的同学来说很简单对吧?哈哈!

推进网是一个专注于讨论航空航天领域的论坛,也是务实远视主义大本营。

站内登记森严,想要获取升级经验需要回复他人提问,或发表让人愿意点赞的内容。

在这里,实践水平高超的人被称之为“老工”,而谦虚的人或新手自称“小工”“微工”。



传统文化研究社


为研究“传统文化、服饰”创办的社团,因为时代环境的缘由,

社团中也有不少外国人。

在各校区都有分部,但一区的人数最多。

大多数人只是单纯喜爱研究中华传统文化,想要了解中华文明。



地缘派


虽四校区资源配置完全一致,但因地理分隔各校区形成了差异化环境体验。

地缘派成员将校区地理特征升华为精神图腾,坚信本校区承载独特历史使命,

他们歧视,厌恶其他校区的学生,对”校区资源共享政策”持批判态度,

认为其稀释校区独特性。

地缘派是抱有这个思想的人的统称,他们并不是一个组织。


自学会

自学会,人数不多但在网络舆论场中声量很大。

反对学委会对校园的管理,反对大变革前校方的管理,从根本上质疑学校体制的合理性,提倡完全由学生自主学习,不应有他人干涉。

尽管在“排除干预、实现自主学习”的终极目标上达成共识,

但协会内部成员对于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路径与策略,存在着多元化的观点与构想。


冷感派


冷感派并没有实体,它不是真正的组织,

但每个想要对校内派系斗争感到厌倦的人都会不约而同的提出自己是“冷感派”。

他们讨厌学校里派系斗争、划分阵营的戏码,索性逃避不去思考,

只想普通的享受校园生活和关注自身当下。


偷税人

“而你,只是正好拎着马桶搋子路过而已。”

喜欢嘲讽各种派系的网络群体,原子化。

一开始是因为他们总喜欢在评论区留下“愉悦”两个字,

后演化为字形相近的偷税,所以“愉悦”被“偷税”替代。

他们以解构为乐,认为自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只要反对所有人那自己就立于不败之地。

他们完全放弃了实践,在线下不会进行任何的活动,只在网络之中进食虚无的享乐,

在他们看来,要是真形成了一个组织那才叫输了。


逆流


学校论坛与视频流中的一个神秘的组织,他们的ID格式统一为

“七个字+63”(例:如果忧郁是天赋63、伤人心我做不到63)

与统一的头像,总是在谈论“大变革”和“第一届学委会”时大量涌出,发表含有巨量黑话的评论。

他们被其他学生称为“63”,但他们内部自称为“逆流/怀霞派”。

页: 1 2